许多年轻人可能已经习惯于在晚上睡觉前刷手机。一些研究提醒说,睡前频繁刷手机可能不利于健康。例如,长时间刷手机会影响睡眠,扰乱正常的睡眠模式和生物钟。
其他人担心睡觉前刷手机会加重负面情绪。事实上,神经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夜间光线的增加,尤其是蓝光-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通常会发出蓝光,这会影响大脑的特定神经循环,从而诱发与抑郁症相关的症状。
然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最近对深夜刷手机的年轻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睡前刷手机对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也可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中发表了文章(ScientificReports)上一篇论文说:“与流行的假设相反,睡前使用智能手机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没有密切关系。这可能是因为使用智能手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对心理健康有益。”
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对800多名丹麦大学生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向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提供智能手机,并通过定制软件获取他们的使用频率,并连续收集周围的数据。
数据显示,在这些年轻人自我报告的睡眠期间,该软件在16个工作日内记录了2.5万多个智能手机活动(从周一晚上到周四晚上),包括接听电话、发送消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或喜欢。
经过四个月的调查和随访,研究人员还通过问卷评估了这些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孤独、抑郁症状、压力、生活满意度等。然后,研究人员使用统计分析来消除潜在的混合因素,以检查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与睡眠期间使用手机有关。
根据基线数据,与晚上不刷手机的参与者相比,由于使用手机,连续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参与者在调查开始时的压力感知和抑郁症状相对较高。然而,在平均四个月的随访期间,睡觉时刷手机与感知压力、孤独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变化没有明确的联系。
研究人员还注意到,与晚上不刷手机的参与者相比,从基线到随访,多晚刷手机的参与者(虽然比例不高)的抑郁症状甚至略有下降。
研究推测,这种微弱的变化可能是因为这些使用手机的场景是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社会现象。对于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大学生来说,形成社交网络和参与社会互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此,尽管晚上刷手机可能会扰乱睡眠,但社会接触的有益影响可能会抵消一些负面后果。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猜测,根据之前的其他研究,例如,美国对300名智能手机深度用户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焦虑与刷手机的活动类型有关。例如,与社交互动相比,获取新闻、娱乐和消费与焦虑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调查睡前刷手机的活动类型是否对心理健康也有不同的影响。